子宮肌瘤癥狀有哪些
子宮肌瘤常見于30歲-50歲中年女性,年輕人中少見,特別是未育、性生活失調和性情抑郁的人群較多,與女性激素分泌過于旺盛有關。一般在子宮肌瘤初期沒有明顯變化,當肌瘤變大,你用手按壓腹部能摸到腫塊時,你的身體就會出現不同癥狀,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子宮肌瘤癥狀有
子宮肌瘤常見于30歲-50歲中年女性,年輕人中少見,特別是未育、性生活失調和性情抑郁的人群較多,與女性激素分泌過于旺盛有關。一般在子宮肌瘤初期沒有明顯變化,當肌瘤變大,你用手按壓腹部能摸到腫塊時,你的身體就會出現不同癥狀,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子宮肌瘤癥狀有哪些?
子宮肌瘤初期病狀很難發現,通常要等到肌瘤變大、變多時才可以有所覺察,若肌瘤較大則在腹部捫及質硬、不規則、結節狀塊物。婦檢時,肌壁間肌瘤子宮常變大表面無規則、單個或多個結節狀凸起;漿膜下肌瘤可捫及質硬、球狀塊物與子宮有細蒂相連,這些均是子宮肌瘤最顯著的病狀。所以,為了自己健康的考慮,建議女性朋友每半年或一年最好到醫院做下B超檢測,如此能夠盡早的發現肌瘤,并采取治療辦法。多見子宮肌瘤病狀本文列舉如下,若是你有下列病狀的兩項之上,趕快到醫院做檢測。
1、陰道流血:陰道流血是子宮肌瘤最多見的特征,出現在一半或更多的病人。漿膜下子宮肌瘤多無陰道流血。肌壁間肌瘤較大時,會由于影響宮縮,或子宮內膜面積變大等使月經血量過多,或月經期間延長。若是粘膜下肌瘤,則有不規則陰道流血,淋漓不止。
2、腹部腫塊:下腹部包塊常為子宮肌瘤病人的主訴,可高達69.9%。有時候亦可能為肌瘤的唯一病狀。腹部腫塊的發現多于子宮肌瘤長出盆骨腔后,多于清晨空腹膀胱充盈時顯著。
3、壓迫病狀:因子宮肌瘤生長位置及大小的不一樣,可產生不一樣的壓迫病狀。如肌瘤生長于子宮前壁,可壓迫膀胱而產生尿頻、尿急,以至產生尿潴瘤;如肌瘤生長于子宮后壁,可壓迫直腸引發便秘;發生于闊韌帶里的肌瘤可壓迫輸尿管、內外靜脈和神經,從而產生輸尿管梗阻、腎盂積水及其下肢浮腫或神經性疼痛。
4、白帶不正常:子宮腔變大,子宮內膜腺體變多,伴隨盆腔充血或炎癥均可以使白帶變多,當粘膜下肌瘤發生潰瘍、感染,流血、壞死時,則產生血性白帶或膿臭性白帶,量可非常多。
5、不孕與流產:不孕或許是就診起因,而往往在檢測時發現存在子宮肌瘤。子宮肌瘤引發不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。自然流產率高于正常人群,其比例為4:1。
6、疼痛:癥狀為腹痛者約占40%,腰酸者占25%,痛經者占45%;也有表現為下腹墜脹感或腰背酸痛,程度多不很嚴重。如少數因子宮肌瘤紅色變性,則腹痛較劇烈并伴隨發燒。子宮漿膜下肌瘤蒂扭轉時亦產生即興劇烈腹痛。
7、貧血:長時期出血而未盡早治療者可發生貧血,嚴重貧血(5克之下)會造成貧血性心臟病,心肌退行性變。
8、高血壓:有些子宮肌瘤病人伴隨高血壓,肌瘤合并高血壓者(除外有高血壓史者)在去除肌瘤之后多數恢復正常,或許與解除輸尿管壓迫息息相關
9、體征肌瘤:小于3個月妊娠子宮大者,通常不容易經腹觸及,能觸及者通常在下腹中部,質硬,多不平整。
以上是子宮肌瘤癥狀的相關介紹,文山丹鳳婦科專家提示女性一量發現有以上癥狀之一,要及時去醫院檢查,子宮肌瘤一量生長速度快,會錯過最佳治療時期。在早期治療,恢復快,而且也不影響生育。如果您對以上問題還有什么疑問,請與文山丹鳳婦科專家進行詳細咨詢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